长青学习wqxsh.com

清末书院改制的背景和意义

2021-06-24 历史 点击:

背景:清末社会变革巨大,当时的仁人志士和爱国官宦把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突破口寄托于教育,而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主要教育支柱的书院教育则成为教育改革的对象。意义:顺应了当时社会变革和发展要求,推动了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发展,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在实践上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和普及化进程。

清末书院改制的背景和意义

书院改制

书院改制经过思想教育家的实践改革和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理论探索,在戊戌变法时期作为谕令风行全国,掀起了书院改制的第一次高潮。但在政治对教育拥有绝对权力的时代,政治变革必然引起教育变革。

书院改制因戊戌政变而被扼杀在襁褓中,一切“照旧办理”。但历史发展潮流是不可阻挡的,面对日益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清政府被迫实施“新政”。书院改制又重新以最高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书院改制浪潮再次席卷全国。

与此同时,在这次全国性教育变革中也暴露出了诸多弊端和不足,如忽视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教育行政化和功利性色彩浓厚、古今中外新旧教育关系处理不当等,对我国当代教育制度改革仍有一定的启示借鉴意义。

书院改制评价

对改书院为学堂的评价,历来有赞成与反对两派。赞成者居多,代表是李国钧先生主编有千余页的《中国书院史》,认为它“对于中国教育以及学术文化思想,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件大幸事”,其理由有顺应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趋势、促进近代化的实质进程、重视书院教育的宝贵经验等三条。

反对者有胡适、钱穆等。胡适在《书院制史略》中说,“光绪变政,把一千年来书院制度完全推翻,而以形式一律的学堂代替教育。”“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的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了。

清末书院改制的背景和意义

http://m.wqxsh.com/shiti/89733.html


推荐访问:清末书院改革背景 清末教育改革背景